
在人工湖建設中,防滲膜鋪設質量與密封性對其蓄水和壽命至關重要。為保障防滲膜有效防滲,施工時需嚴格把控多方面環節。
一、施工前準備
(一)場地處理
精細平整人工湖基底,清除尖銳物、石塊、樹根等可能刺破防滲膜的雜物,使基底堅實、平整無起伏,保證膜鋪設后受力均勻,避免局部破損。
(二)材料質檢
嚴格檢驗防滲膜材料,查看厚度、強度、耐穿刺性等指標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檢查外觀有無孔洞、裂縫、劃傷等缺陷,合格材料方可入場。
二、鋪設環節
(一)順序與方向
依據人工湖形狀尺寸確定鋪設順序,一般從底部中心向四周展開。鋪設方向與坡度方向一致,減少膜褶皺和拉伸。相鄰膜搭接寬度要符合設計要求,通常不小于10-15厘米。
(二)展開與固定
緩慢平穩展開防滲膜,嚴禁強力拉扯,用沙袋、石塊等臨時固定膜邊緣,防止被風吹移位。大面積人工湖可分段鋪設固定,確保每段穩定。
三、焊接拼接
(一)設備與參數
選用熱合焊接機,依據膜材質厚度調好溫度、速度、壓力等參數,經試驗調試達到焊接效果。例如對于常見的HDPE防滲膜,焊接溫度一般控制在280-320℃之間,焊接速度根據膜體厚度在0.5-2米/分鐘之間調整,焊接壓力保持在0.3-0.5MPa左右。
(二)操作與檢測
操作人員需具備豐富經驗和熟練技能,焊接時保證焊縫連續平整,無漏焊、虛焊、跳焊等現象。每完成一段焊接,應立即對焊接縫進行質量檢測。常用的檢測方法包括氣壓檢測法和真空檢測法。氣壓檢測法是向焊接縫內充氣,保持一定壓力,在規定時間內觀察壓力下降情況,若壓力下降不超過允許值,則焊接縫合格;真空檢測法是將真空盒放置在焊接縫上,抽真空后觀察焊接縫有無漏氣現象,無漏氣則表明焊接質量良好。
四、周邊錨固密封
(一)錨固方式
人工湖周邊防滲膜需要有效錨固,防止膜被水壓抬起或移位。常見的錨固方式有溝槽錨固、射釘錨固和混凝土錨固等。溝槽錨固是在人工湖周邊開挖一定深度和寬度的溝槽,將防滲膜邊緣嵌入溝槽內,然后用回填土壓實;射釘錨固是利用射釘將防滲膜固定在周邊的混凝土基礎或硬質地面上;混凝土錨固則是在膜體邊緣澆筑混凝土壓塊或矮墻,將膜體牢固地固定在其中。根據人工湖的地質條件、周邊環境和設計要求選擇合適的錨固方式。
(二)密封處理
在防滲膜與周邊結構連接處,采用密封材料進行密封處理。材料應具有良好的粘結性、耐水性和耐老化性。施工時,先將連接處的防滲膜表面清理干凈,然后均勻涂抹密封材料,將防滲膜與周邊結構緊密粘結在一起。在密封材料固化前,要避免其受到擾動或污染。
通過以上嚴格把控,能夠有效保障人工湖防滲膜的鋪設質量和密封性,為人工湖正常運行和長期使用奠定堅實的基礎。